華熙生物深夜發文回懟鉅子生物:國貨品牌的可信度基礎,不能建立在學術名稱與概念濫用之上
6月14日,華熙生物今日晚間發文《關於透明質酸和重組膠原蛋白的傳言與真相》,再度回應近期與鉅子生物之間的風波。有傳言說華熙生物上述舉措是基於「商戰」,根本原因是華熙生物的透明質酸業務承壓、重組膠原蛋白無法與對手競爭,導致了業績大幅下滑?對此,華熙生物表示根據我們的競爭情報分析,這一傳言是基於一套標準的母內容模板,已經通過網絡水軍散佈了數年時間,並與不負責任的所謂「研報」形成了共振。一旦華熙生物有什
快訊 | 華熙生物:「重組膠原蛋白」正在取代「透明質酸」傳言,缺乏真實數據支持
華熙生物6月13日大宗交易成交416.22萬元
華熙生物6月13日大宗交易平台出現一筆成交,成交量8.16萬股,成交金額416.22萬元,大宗交易成交價爲51.01元。該筆交易的買方營業部爲機構專用,賣方營業部爲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花園石橋路證券營業部。證券時報·數據寶統計顯示,華熙生物今日收盤價爲51.01元,下跌6.68%,日換手率爲2.05%,成交額爲5.22億元,全天主力資金淨流入323.08萬元,近5日該股累計下跌6.08%,近5
華熙生物(688363.SH):選舉趙燕爲董事長
格隆匯6月11日丨華熙生物(688363.SH)公佈,公司於2025年6月11日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,審議通過了《關於選舉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的議案》,選舉趙燕女士爲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長,任期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至第三屆董事會任期屆滿之日。
華熙生物(688363)深度報告:HA龍頭革新啓航 生命科技引領增長
全球透明質酸龍頭再啓航,銳意革新有望迎來經營拐點。華熙生物是一家基於生物活性產品的平台型公司,完整的產業鏈形成了較強的內部協同。作爲全球規模最大的透明質酸供應商
兩大醫美巨頭槓上了:是產業之爭還是企業陣痛|聚焦
①已經持續半個多月的兩家公司的「暗戰」已經升級爲正面交鋒; ②不管是華熙生物還是鉅子生物,兩家公司或面臨競爭陣痛,或面臨轉型陣痛。
明星個股溢出效應?港股「新消費四姐妹」點燃板塊投資熱情,龍頭企業IPO蓄勢待發
①6月4日,港股三大指數低開高走,港股「新消費F4」泡泡瑪特、毛戈平、蜜雪集團、老鋪黃金股價再創歷史新高。 ②消費領域多個賽道個股在頭部明星企業的股價光環下頻頻跟漲「喝湯」。在IPO排隊名單上,每一個熱門消費賽道都有不少企業「蓄勢待發」。
【A股收評】創業板強勢反彈,消費、AI概念集體活躍!
快訊 | 華熙生物回應近期風波:膠原蛋白和「重組的」膠原蛋白不是一個概念
醫美巨頭戰況升級!鉅子生物陷膠原蛋白「羅生門」,華熙生物力挺「大嘴博士」
藍鯨新聞6月2日訊(記者 郝妍)近日,醫美行業因爲一則檢測報告陷入「造假門」爭議。5月24日,美妝博主「大嘴博士」(郝宇)發佈檢測報告,質疑鉅子生物旗下可復美產品重組膠原蛋白含量僅爲0.0177%,遠低於標註的0.1%。自此開始,鉅子生物與「大嘴博士」就陷入互聯網「口水戰」,6月1日晚另一大醫美巨頭華熙生物力挺「大嘴博士」的聲明更是將戰局推向新的階段。重組膠原測不到?鉅子生物陷「造假門」事件的起源
華熙生物力挺博主維權,鉅子生物深夜回應:震驚而又痛心,「顛倒黑白,惡意指控」,並拋出檢測機構道歉信
研報掘金丨長江證券:維持華熙生物「買入」評級,醫美業務調整後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
長江證券研報指出,華熙生物(688363.SH)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.7億元,同比下滑70.6%;2025Q1實現歸母凈利潤1.0億元,同比下滑58.1%。公司着眼於整體資源使用效率,推動內部全面的管理變革,醫美業務調整後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,新品潤致格格、潤致斐然有望接力增長,推動收入及利潤改善。認爲公司原料業務市場地位穩固且空間廣闊,醫美業務對整體業務的貢獻正逐步提升,期待後續皮膚科學創新
華熙生物(688363):醫療終端增勢亮眼 護膚品業務持續調整
事件描述2024 年,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.7 億元,同比下滑11.6%;實現歸母凈利潤1.7 億元,同比下滑70.6%。2024Q4,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.0
A股高管加速年輕化!98年張畢峰出任松原安全董秘,曾任職華熙生物
玻尿酸、膠原蛋白「矛盾公開」,華熙生物兩度發文,鉅子生物應聲大跌
5月23日,膠原蛋白概念股鉅子生物(02367.HK)股價連續第三日下挫,當日報收76.7港元/股,跌幅5.716%,近三個交易日區間跌幅9.61%。北交所膠原蛋白概念股錦波生物(832982.BJ)近兩日跌13.82%。多篇機構研報遭駁斥此前的5月17日和21日,華熙生物(688363.SH)在官方公衆號連發兩篇文章《概念總在重演,科技永遠向前》《眼前之巔與群山之險——答媒體及各界朋友》,劍指近
快訊 | 華熙生物:麥角硫因原料產品銷售額已過百萬
華熙生物手撕玻尿酸「過時論」,抨擊多家券商「捧新貴」,部分研報已無法查看
記者搜索發現,目前,所涉及的華福證券、西部證券、平安證券、華泰證券相關研報已無法搜索到,方正證券、國金證券等研報則能繼續查看。
昔日「玻尿酸女王」業績失速,不滿券商集體看衰,華熙生物發文「炮轟」引爭議
爭論的背後,是華熙生物正經歷着戰略轉型與市場擠壓的雙重考驗。
醫美行業的資本爭霸賽 華熙生物和鉅子生物誰是C位
行業競爭仍將漫長。《投資者網》蔡俊醫美行業的兩家明星公司,華熙生物和鉅子生物站到了資本的聚光燈下。5月,華熙生物在公衆號發佈文章《概念總在重演,科技永遠向前》。將近5500字的論述,矛頭直指「玻尿酸過時論」。其中,該企業提到的券商研報中提及了鉅子生物。醫美行業的競爭,從各家企業的產品銷售,逐步上升到資本估值,進而有了技術路線的討論。短期看,各家上市公司的各自境遇不同,導致估值存在差距。長期看,行業
華熙生物暗指鉅子生物聯合券商散佈玻尿酸過時論 重組膠原蛋白賽道高景氣僅因「題材幻象」??